《小灯泡亮了》

发布时间:2018-05-29文章来源:本站浏览次数:814

中班科学:小电珠亮了

活动目标:

1、 在操作活动中,了解导线、电池、电珠三者的关系,掌握正确的通电方法。

2、 发展操作能力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活动准备:

卷筒纸芯、电珠、电池、电线

活动过程:

1运用电珠导入

提问:这是什么? (这是灯泡,我们也可以叫他小电珠。)

你在哪里见过? (原来我们的生活中处处都有它)

有什么用呢?(它的作用可真大,能让我们把东西看得更清楚)

(过程描述: 这一环节教师通过提问调动幼儿的已有经验,教师可以从幼儿的回答中了解幼儿的已有经验和水平。)

2、 猜想怎么样让电珠亮起来

提问: 用什么办法能让电珠亮起来? 幼儿猜测、讨论。

(过程描述: 猜想是为幼儿的实验操作服务的,而这一环节主要是让幼儿

自主猜想,要让电珠亮起来需要哪些材料? 为下一环节做好铺垫,让幼儿能有目的地进行操作。)

3、 探索怎样使电珠亮起来

师:老师给你们准备了许多东西,我们一起来看看有些什么材料?教师介绍材料。现在请你们去试一试,用一节电池怎样让一个电珠亮起来?现在请你们去后面的桌子上试一试吧。

交流:你是怎样让电珠亮起来的?

教帅小结: 原来你们都用电线在电池的两头把电池抱一抱,电珠就亮了,出示图示。

(过程描述: 对于中班幼儿来说,教师在小结时如果仅仅使用语言帮助幼儿提升,可能有些孩子不能生动形象地感知,而教师在这里巧妙地结合图示总结,便于幼儿理解使小电珠亮起来的方法。)

4、 怎样使电珠变得更亮

师: 电珠虽然亮了,可是光线还很暗。你有什么方法能让电珠更亮一些呢? 现在请你们去试一试。

(过程描述: 在第一环节操作的基础上,教师又一次抛出问题,怎样让电珠变得更亮。这是第一环节的一个递进,有的幼儿能想到增加电池可以让电珠更亮。)

交流: 你是用什么办法让小电珠更亮的?(我发现同样是用了两节电池,有的小朋友的电珠反而不亮了,你们知道这是为什么吗?——原来电池有正极和负极之分,突起来的那一面叫正极,叫什么呀?(正极!)另一面叫负极,叫什么?(负极)只有正极和负极相连,电珠才会亮起来。如果是正极对正极,或者负极对负极那电珠就不亮了。)

还有没有小朋友比他的更亮吗? 你是加了几节电池?电池是不是加的越多越好呢?周老师这里有一个视频,请你们一起来看一看,电池是不是越多越好呢?(播放视频)

(过程描述: 教师这里的交流是一个难点的解决,两节电池正负极的连接,如果是正极对正极电珠就不亮,教师就引导幼儿通过讨论发现电池的正确连接方法。同时教师再次通过图示帮助幼儿形象感知,对于一些能力强的幼儿可提供更多的探索空间,让他们探索三节、四节电池让电珠亮起来。)

教师小结:原来电池变多,我们的电珠就更亮。是不是电池越多越好呢?(不是) 电池是不能超过电珠所承受的电量,如果电量太多电珠就有可能会爆掉。

(过程描述:通过幼儿实践的探索,发现不是电池越多越好,太多的电池电珠就会承受不)

5、 怎样让两个电珠亮起来

师: 老师为你们准备了两个电珠,现在请你们用两节电池让两个电珠亮起来,想一想怎样连才能让小电珠亮起来呢?请你们去试一试。

交流:你是用什么方法让两个电珠亮起来的?

教师小结:用两节电池可以有两种方法,让两个电珠亮起来。一种是两个电珠抱在一起的方法,一种是两个电珠手拉手的方法。教师边总结边出示图片。

(过程描述: 在幼儿实践操作的基础上,教师生动形象地帮助幼儿进行旧纳、提升,从而提升幼儿的科学概念。)

6、活动延伸: 手电筒

教师出示手电筒,看!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什么?手电筒是怎么亮起来的呢? 它里面会有什么呢? 那我们带着手电筒,回班上再去研究。

(过程描述:小电珠在幼儿的探索下亮起来了。那生活中,还有什么东西也是运用的电珠和电池呢?老师就在的最后的环节将活动回归到幼儿的生活,同时,通过手电筒的出示,又将延续下一个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