郏辰芸《巧用低结构材料支持大班幼儿在科学区深度探究的策略》

发布时间:2022-06-19文章来源:九方城幼儿园浏览次数:1250

巧用低结构材料支持大班幼儿在科学区深度探究的策略

——以大班科学区游戏“树枝取物”观察片段为例

昆山高新区九方城幼儿园 郏辰芸


【摘要】幼儿园区域游戏的教育功能主要通过材料来表现,本文选择“树枝”作为科学区主要探索的低结构材料,观察树枝在区域游戏中,通过与资源的融合,不断改造和探究。通过强化材料与材料的互通性、连接性等方式来鼓励幼儿自主思考与操作[1];在不断的自制工具、放物与取物、记录与调整中,启发幼儿持续改造材料、创新玩法,收获科学区深度学习的策略。


【关键词】低结构材料;科学区;深度探究;大班幼儿;资源


随着幼儿园课程游戏化的推进,幼儿的创新意识和学习能力不断加强,已经不再满足操作成品的玩具和材料,而低结构材料自由、开放、易收集,幼儿可以创设自由多变的玩法,在这种宽松、自由的环境,没有预期的目标和主题的限制,更能激发幼儿与材料进行充分的互动,在无形中发展了幼儿的思维能力、想象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随着秋季对树枝的修剪,树枝等自然材料丰富了班级资源库,孩子们开始对“树枝”这一自然材料充满了好奇,在各个区域中开始探索着。基于孩子们的兴趣和游戏的实践价值,我们在科学区创设了“树枝取物”的游戏环境,挖掘游戏的发展价值,提升后续的研究实效性。


一、用心观察,追随幼儿的游戏轨迹

【观察案例】树枝取物

观察时间:202110

观察地点:大四班科学区

观察对象:运用树枝开展取物游戏的幼儿

观察目的:观察幼儿与低结构材料的互动情况

观察背景:游戏区的墙面上布置了网格状的区域,并提供了树枝供于取物

(一)经验生成——开放资源库,鼓励资源与区域的融合

1.观察片段一

一天,辰辰想要拿到墙上的袋子,他用树枝顶端小心翼翼将礼物袋的绳子向上顶。眼看就要成功,“啪”的一声,礼物袋又滑回挂钩。几次尝试没成功。就在他一筹莫展之际,资源库里的夹子引起了他的注意。他拿起夹子,夹在了树枝的顶端。瞧!一下子变成了生活中的衣叉,对准纸袋,轻轻向上一顶,成功了!辰辰的成功激发了他的探究欲望,他尝试用不同的夹子取礼物袋。看着他一次次的尝试中,我问:“除了夹子,再试试还有什么材料也可以?”

这个问题引发了孩子们继续思考,班级里发动了一次资源大收集,孩子们收集来了有枝丫的树枝、各种各样的夹子、钩子等多种材料,投放在了班级资源库内,也运用在“树枝取物”的有游戏中。

2.反思与调整

在案例中,幼儿对树枝取物的游戏情境非常感兴趣,能够大胆尝试,在单独使用树枝无法成功取物时,能够想到去搜寻资源库中的材料,利用生活中的物品自制“撑衣杆”,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并且孩子们对于物品的探索没有局限于已有的认知,而是继续思考、充分挖掘身边可用的材料,实现资源的再利用。在接下来的探索中,我将会持续关注孩子对于自然资源、生活资源与区域游戏的结合。


(二)经验聚焦——合理利用资源,实现多种材料累加进阶

1.观察片段二

辰辰玩了一段时间后,高处的礼物袋怎么也够不着了,怎么办呢?辰辰用一根长树枝尝试着。只见他踮起脚尖、伸长手臂,连续蹦跳着,可还是离礼物袋有一小段距离。不管怎么尝试,还是取不到礼物,急得他直说:“这个树枝太短了,取不到礼物呀?”小罗在一旁也着急地说:“用一根树枝够不着怎么办呀?”辰辰灵机一动:“有了,我可以再接一根。”只见他到资源库中找来一根小树枝,把小树枝与长树枝交错放好,然后用双面胶把交错的部分捆起来。他的树枝“长”长了!他小心地拿起新工具成功取到了礼物袋,这太令人兴奋了!

随着探究的深入,孩子们发现单一材料连接的树枝,不够牢固,容易断落。于是又引发了新的问题:有什么办法连得牢一点?用什么材料连接更牢固?孩子们开始寻求解决的办法,探寻多种材料的累加进行连接,从而提升树枝连接的牢固度。如:把夹子夹在轻泥上、把轻泥覆盖在麻绳上、把夹子夹在麻绳上……大部分幼儿用这些方式,解决了树枝不牢固的问题。

2.反思与调整

此时幼儿的经验主要体现对动作的满足,通过伸长手臂、垫脚、向上蹦跳等一系列动作,去尽力增长树枝的长度;其次是单一材料的使用,在这一阶段,幼儿的游戏状态是只要连接好树枝,就迫不及待地开始取物游戏,这是吸引他们反复尝试的乐趣所在。而在连接的过程中,幼儿直觉想到用教室里常用的轻泥、毛根、夹子、双面胶等进行连接,这也是幼儿原有经验的体现。在游戏进一步推进的过程中,幼儿对物品基本的连接动作也有了进一步的了解,能尝试运用多种材料进行组合式的连接,后期还出现了:皮筋固定夹子、用电线制作鱼钩、用轻泥做造型……孩子们的创意层出不穷。在幼儿的经验和能力不断增长的过程中,我们也在思考,创设什么样的游戏情境激发幼儿探究兴趣,能持续深入的探究,从而提升幼儿的连接经验。


(三)经验生长——拓展资源,满足儿童持续探究

1.观察片段三

游戏继续推进,孩子开始有了新的问题。这一天,安安玩了一会儿后开始说道:“太无聊啦,一直这样挂来挂去,好没劲啊。”乐乐也说:“对呀对呀,而且这里所有的东西我都取过一遍了,没什么好取的了。”我询问孩子们无趣的原因,有人说:“可以取的东西太少了。”有人说:“要取的都是一样的东西,都是袋子、衣服。”怎么样去为这个区域增添材料呢?墙面上还可以挂什么呢?我们开展了一次班级大搜索,去班级中寻找各类型的物品挂在衣架上。经过了孩子们的搜寻,又增添了积木类、废旧材料类的物品。材料多了许多,可是有点杂乱,怎么样把这些材料分分类呢?晴晴说根据颜色分类吧,朵朵说根据形状分类吧,经过共同的商议,我们决定为每一个块面增添颜色标志,让“取物”更有目的性。

2.反思与调整

单一的材料使得游戏的持续性较短,我鼓励孩子们主动去思考,如何增添游戏材料,使得游戏环境更丰富、有趣,孩子们想到了利用班级空间内的材料实施自主游戏,使得常规的游戏材料有了新的生命力。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们发现材料杂乱无章的现状,引申出按照颜色进行分类的形式,增加的游戏的难度和趣味性。该区域游戏也可以在“探索-收集-再探索”的过程中增强游戏的延续性,使得该游戏能有不断探究的空间和生命力。


(四)经验进阶——规划资源,支持儿童深度探究

1.观察片段四

按颜色的取物不断进行中,宸宸说:“这和我们的柜子一样,都是一格一格的,我们可以不可以也给他标记一下第几排第几个呀。”宸宸的想法吸引了大家的注意力,孩子们纷纷表示赞同。说干就干,孩子们着笔为墙面标记了几排几座,自主粘贴,丰富了墙面环境。这次游戏中,轩轩拿了一张操作卡,根据颜色和序列号开始取物,说着:“啊,好难啊。”加大难度的取物激发了孩子们继续挑战的兴趣,纷纷表示想来尝试一下。

2.反思与调整

大班的孩子已经具备了在游戏中思考、创新,并与其他的区域进行融合,这一次,他们就将班级玩具柜用坐标标记的方式迁移到了树枝取物的游戏中,用已有的经验丰富了游戏的玩法,增加了游戏的难度。起初,该区域重点发展的是幼儿用创新思维制作工具的能力、动手操作的能力,经过孩子们的思考和改进,还能够发展幼儿思维能力和探索能力,孩子可以在取物的过程中思考分类与排列的规律,发展逻辑思维。在这一过程中,也激发了孩子们进一步去关注生活中的事物,思考如何利用资源与材料进行游戏,充分发挥孩子在游戏中的自主性。“树枝取物”的游戏不断推进中,孩子们用自己的智慧使得这个游戏不断丰富和延伸,我们也会在接下来的游戏中继续探索游戏更多的可能性。


二、认真研究,在科学区搭建幼儿与低结构材料互动发展支架


第一次观察

第二次观察

第三次观察

第四次观察

幼儿的问题

如何利用树枝实现取物

如何取到高处的物品

能够取的物品过少,游戏持续性短

如何实现区域的多重功能

解决的策略

利用身边的物品制作工具的能力

利用辅助材料将树枝进行连接

收集班级物品,并进行分类

迁移经验,绘制坐标进行标记

教师的支持

丰富班级资源库,鼓励幼儿共同收集

提供各类辅助材料,鼓励幼儿不断尝试

提供开放的空间,实现材料的再利用

鼓励幼儿利用现有材料自主制作丰富游戏内容

(一)经验回顾——反思“树枝取物”游戏中对于材料和资源的利用

从整个游戏进程可以看出,“树枝取物”的游戏通过幼儿自主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不断完善,在这个过程中幼儿使用辅助材料的能力在不断提升,从使用单一材料到实现多种材料的有效利用,幼儿对于树枝这一自然材料有了更深刻的认知和互动。在改进游戏的过程中,利用各类资源不断解决自己提出的问题,幼儿的思考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在不断提升,问题的解决使幼儿获得了满满的成就感,也为下一次的探索积累了经验。

树枝取物游戏一度成为班级里最受欢迎的游戏。孩子们说“这个游戏有挑战,我喜欢玩”,“我明天还要再来玩”……一天当中能自由支配的时间孩子都在玩这个游戏,真为他们的专注、投入、探究而感动。在树枝取物的游戏情境中,幼儿不断运用经验、积累经验、重组经验、生成新经验,发挥了低结构材料在游戏探索中不可替代的作用,也让经验进阶式的学习成为一个动态前进的过程。当低结构材料与游戏有了一次良好的融合后,幼儿开始自发地关注起其他的低结构材料,尝试着操作、摆弄起来,“树枝取物”的游戏经验也可以带入更多的科学游戏中。


(二)经验迁移——探索低结构材料在科学区的价值

1.根据需要收集低结构材料,不断调整资源库

树枝具有季节性,在秋季会大量掉落或出于需要地进行砍伐,因此“树枝取物”的游戏在材料的收集上也具有一定的时效性。班级资源库同样应根据季节、主题、幼儿的兴趣与需要等进行低结构材料的收集,并不断关注材料的使用情况去进行调整。

1)根据季节进行收集

春季可以收集花卉,制作干花;夏季可以收集雪糕棒、饮料瓶、瓶盖;秋季可以收集落叶、松果、棉花、种子等;冬季可以收集毛线类物品。

2)根据特定节日、纪念日进行收集

生日的时候可以收集纸盘、叉子;端午节期间可以收集粽叶;中秋节期间可以收集月饼盒;“双十一”期间可以收集快递盒;圣诞节可以收集盒子和丝带。

3)一些资源库的常备物品

由于创意美术活动中常常需要使用到,资源库中可以常规收集一些常用材料,例如:毛根、纽扣、夹子、筷子、吸管、卷筒纸心、纸杯、报纸、纸袋、绳子等。


2.改造低结构材料,顺应幼儿的游戏需要

低结构材料可以拓宽幼儿的游戏空间,但低结构材料也有自身的缺陷,例如树枝操作时具有不方便弯叠、变化少、可玩性单一的特点,无法引发幼儿长时间探索的兴趣。因此,需要通过筛选、改造、组合等方式进行改造,才能顺应幼儿作品创作的需要,在“树枝取物”的游戏中表现为利用毛根、胶带等将树枝进行连接,使树枝可以改变原有长度;利用不同形态的夹子、钩子等与树枝进行组合变为撑衣杆,使树枝有了实际的工具效用。

吸管则缺乏连接性,不太利于幼儿构建新作品,为了满足幼儿操作需求,可以通过给吸管剪插口、调整吸管长度等措施,让幼儿借助长短合适的毛根来连接吸管,从而创造性地构建自己的作品,推进游戏不断深化发展。纸盒具有触水难以再次利用的问题,那么在探究物体沉浮时,可以启发幼儿去探究如何利用其他材料去给物品做防水措施。


3.将低结构材料投放至适宜的科学游戏中

大班幼儿已具备一定的自主探究的能力和尝试的愿望,而科学探索往往具有教师预设过多、幼儿发散思维较少的问题,例如在“树枝取物”的游戏中,也是根据游戏的进程和幼儿经验的累积,逐渐丰富了游戏的玩法,增强了游戏的自主性和互动性。那么,如何利用低结构材料发挥幼儿在其他科学游戏中的主观能动性,促进幼儿在科学区的深度探究呢?

1)预设与开放相结合

科学游戏由于其蕴含既定的原理,若没有目的地进行探究,往往难以从中收获有意义的经验。因此,我们可以针对不同的科学游戏预设既定的目标并提供初步探索的工具。例如大班幼儿在探索物体在水中的变化时,可以预设一张表格,提供筷子、积木等材料去感受折射,在幼儿对于提供的材料有一定的感知后,可以全面开放资源库,鼓励幼儿大胆选择不同的材料去感知,尝试成功与失败的可能性,在这个过程中收获深度学习的经验和自主探究的经验。

2)计划与生成相结合

科学探索可以根据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首先计划一些与之相匹配的游戏,但在实际开展的过程中,若幼儿的兴趣点放在了随机产生的事物中,教师应随机应变,根据实际情况鼓励幼儿不断探索。例如大班幼儿在探索四大发明之活字印刷术的过程中,对雕刻产生了兴趣,教师便可以将游戏的重点放到“雕刻”的技能与原理上,与生活区联动开展区域游戏,此时可以顺应需要在资源库收集适合雕刻的各类物品;若幼儿在利用蔬菜切面进行雕刻的过程中,发现青菜头在无水无土、无外力作用的情况下发芽了,也可以直接切开请幼儿观察内部情况,鼓励他们继续深入探究原因,引申出部分植物,例如土豆、红薯等有同样的生殖情况。

3)探索与调整相结合

在游戏的不断推进中,也应及时地进行反思与调整,由浅入深,促使游戏的不断深化;同时,可以大胆地将科学区与其他区域进行良好的联动,例如“树枝取物”就是与生活区的相互融合。除此以外,可以在探究动物相关内容时,与自然角的养殖相结合;在探索太空类较为知识类的内容时,可以借助语言区绘本的投放以及电子产品的搜索;在对光影有进一步的研究时,可以与美工区相结合,以绘画等形式表现抽象的内容……


 “知识是经验的构建”[2],幼儿是通过与材料的相互作用来主动构建并获得经验。可以说,适合的材料是实现幼儿与材料互动的关键。因此,作为教师,要根据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适时提供、及时补充能够引发幼儿持续游戏兴趣,激发幼儿在科学区创新思考和创作的低结构材料。及时调整适合的材料,一方面是要解决幼儿在游戏中材料不足或操作不便等问题,另一方面材料也是推进幼儿发展的重要支架。让幼儿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求充分与材料互动,可有效促进幼儿在不断改造材料、创新玩法的过程中获得有价值的、持续的、个性化的自主发展。


【参考文献】

[1]石莹.巧用低结构材料持续支持幼儿深度探究[J].成才,2021,12(下):53-56.

[2]莱利斯·P·斯特弗等.教育中的构建主义[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