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游戏 快乐成长——幼儿园课程游戏化的探索实践

发布时间:2024-02-26文章来源:九方城幼儿园浏览次数:10

智慧游戏快乐成长——幼儿园课程游戏化的探索实践

 昆山高新区九方城幼儿园 丁怡心

摘要2022年新课标指出,要培养幼儿的核心素养和道德品行,并对教育方式的灵活性、多样性、实践性提出更高更具体的要求。幼儿园教育工作中,课程游戏化是一种流行、高效、重要的教学方式和教育途径,通过课程游戏化可以使幼儿爱上学习,使学习从被动变为主动。但我国当前对如何开展课程游戏化尚无统一定论,不同教师、幼儿园对课程游戏化有不同的开展方式和创新思考。本文从课程游戏化的概念、开展理念、构建策略出发,对幼儿园课程游戏化的方法、内容和形式进行探究说明。

关键词:幼儿园;课程游戏化;教学方法;早教;效率

 

引言

课程游戏化并非是一个新的教育教学理念,从游戏教育活动开始课程游戏化的相关概念就已经出现,随着我国幼儿教育体系的不断完善,人们对幼儿教育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也使得我国对幼儿教育中课程游戏化的关注程度日益提升,课程游戏化在幼儿教育中的重要性越来越凸出、不可替代。课程游戏化的核心并不是游戏,而是教育,游戏仅仅是教育内容的实现途径,许多教育工作在对课程游戏化的认知上存在一定的误区和问题。因此,本文系统地对幼儿园课程游戏化的相关概念以及开展策略进行阐述和分析,从而使我国幼儿园教育中课程游戏化的开展方式和教育环境变得更加明确、优质。

一、课程游戏化概念内定

课程游戏化是一种现代教育理念,是从传统的游戏化教学理念、内容和形式演变过来的。课程游戏化是指以教育教学内容、标准、目标为核心内容,以多种游戏内容、形式为开展途径,使教育教学融入到游戏之中,使学生能够在快乐中学习、在娱乐中学习、在互动中学习、在动态下学习,从本质上做到寓教于乐、快乐成长。通过课程游戏化可以有效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使学生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意识和学习行为,进而从根本上改善学习的学习效率和教育质量。特别是对于幼儿而言课程游戏化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教育路径,因为根据幼儿的心智和身体发育特点,在幼儿园阶段幼儿好玩、好动,对外界事物有着旺盛的探索欲望和好奇心。其对动态化的教育内容接受程度更好,“填鸭式”、“说教式”的教学形式在幼儿园教育之中是无法获得理想的教育效果的,甚至会使幼儿对教育、对学习产生反感、厌恶等不良情绪和心理。课程游戏化能够使原本抽象化、理论化的教育内容和知识内容变得具象化、体验化,使幼儿能够在游戏之中不知不觉地进行学习,接受学习,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行为和学习思维。

二、在日常教学中展现游戏化理念

(一)提供适宜支持,使晨间活动游戏化

对于幼儿来说,游戏是他们非常喜爱的活动,能够有效促进其身心发展。在幼儿教育中开展户外活动,可以使幼儿的身体、心理、思维等方面得到协调发展,并且促进幼儿逐步形成团结、不服输、勇敢拼搏等良好品质。而且,《幼儿园教育纲要》明确指出:“开展丰富多样的户外游戏和体育活动,有助于增强幼儿对体育的学习兴趣,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对提高身体素质具有重要帮助。因此,教师可以在幼儿每天清晨入园后,组织幼儿们一起开展集体活动,通过早操带领幼儿活动肢体,有助于提高身体力量,使每个幼儿都获得良好的精神面貌。为了让户外活动更加有趣,教师还可以加强游戏活动的趣味性,针对幼儿的年龄特点,设计一些具有技巧性的集体活动。由于幼儿十分喜欢小动物,教师可以为幼儿设计《小兔拔萝卜》《小熊过桥》《小鸭子戏水》等户外游戏活动通过对小动物的模仿,提高肢体协调与力量,而且还可以使小朋友们在互相玩耍过程中,逐渐形成团队意识,并且使意志品质得到有效锻炼。

(二)整合游戏资源,使集体活动游戏化

    课程游戏化的内涵是通过集体教学方式提高幼儿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它是以幼儿为教学主体展开的。所以,幼儿教师应充分整个游戏化资源,将游戏与教学有机融合在一起,让幼儿从被动接受知识转为主动获取知识,有助于增强学习效率,获得寓教于乐的目的。教师可以组织幼儿开展运动会,为幼儿设计“两人三足”“滚西瓜”“钻山洞”等游戏活动,通过体育竞赛的方式,增强幼儿的团队合作意识与战胜困难精神。

(三)创设游戏环境,使区域活动游戏化

    区域游戏活动是幼儿非常喜爱的游戏类型,而且可以将学习融入游戏之中,符合幼儿的兴趣爱好与年龄特点。所以,幼儿教师应根据不同年龄段幼儿的身心发育规律,提供可操作强、趣味性高的游戏材料,按照实际情况将其投放到户外与室内区域,能够提高幼儿的学习欲望,增长幼儿的表达能力、操作能力、交际能力,使其获得个性化发展。

三、课程游戏化在幼儿教学中的构建策略

(一)创设趣味情景,体现创新精神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要以幼儿今后学习与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素质基础为目标,以促进幼儿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为教育核心,加强幼儿教师对3-6岁幼儿学习与发展基本规律和基本特点的了解,通过采用科学的教育模式,使幼儿能够度过快乐而有意义的童年。幼儿的年龄普遍处于3-6周岁,这个时期要加强幼儿对中华传统民族文化的认识,提高幼儿的基本常识,加强幼儿对民族文化知识的学习。为此,教师可以将“茶”作为活动主题,为幼儿创设趣味情景,通过带领幼儿制茶、角色扮演、开创茶集市活动,让幼儿在实际操作与亲身体验中了解茶文化,不仅可以加强幼儿对“茶文化”的认识,而且该项活动还十分具有创新精神,符合幼儿的认知规律,有助于幼儿对传统文化的传承。

幼儿年龄尚幼,语言表达能力存在一些不足。为此教师可以通过课程游戏化模式完成教学目标,并加强对课程游戏化重要性的认识,通过将教学理念进行创新,使课堂教学与游戏完美整合在一起。同时,为了充分发挥课程游戏化的价值,教师应为幼儿构建趣味游戏氛围,通过游戏的方式加强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锻炼,利用各项游戏活动培养幼儿的创造力与想象力。例如:教师可以为幼儿构建“春天来了”主题活动,由于该活动十分贴合幼儿的生活背景,所以能够立即吸引幼儿的注意力。之后,教师可以利用丰富的语言,为幼儿描绘一个具有趣味性的游戏画面“今天的天气真好,晴空万里、白云朵朵,微风吹拂着柳芽,小燕子作为小导游将带领小朋友们去郊外春游,小朋友们想一想自己将会在春游期间看到什么样的场景?你们的心情又是如何呢?”幼儿教师通过一系列描述,已经将幼儿带入了“春游”场景,幼儿仿佛置身其中,通过回忆与想象,幼儿们纷纷表述自己看到的情景。在此过程中,幼儿教师虽然只用几句话对活动情境进行赞美,但是却有效构建了一个游戏化学习氛围,让幼儿在描述“春游”情景中,提高自身的语言表达能力,有助于调动幼儿的学习积极性与课堂参与度。而且,对于幼儿来说,课堂教学方式虽然有很多种,但是游戏化教学模式是幼儿最喜欢的类型。所以,幼儿教师在课堂教学前应认真准备教学内容,尊重幼儿的个性特点与认知规律,为幼儿设计合理的游戏化课程,不仅能够增强教学效果,还能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二)构建游戏专区,激发学习兴趣

     幼儿园区域活动是当前全世界范围内较为流行的、应用效果较好的一种幼儿教学手段,通过利用游戏化、生活化、实践化、试验化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开展教学活动、完成教学目标。采用科学的,具有针对性的教学手段,有助于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然而幼儿无论是心智还是身体都处于发育时期,所以幼儿的自控能力差,学习的自主性不高、主观能动性不强是幼儿园教学中的一个非常严重而且普遍的问题。因此,教师应该根据幼儿的年龄与认知差异,以此为基础为幼儿采用分区方式对幼儿游戏区域进行合理划分,针对不同个性特点的幼儿采用科学的游戏方式,以便满足幼儿的发展与成长。例如:教师可以根据幼儿的兴趣爱好,为幼儿构建不同种类的游戏区域,包括阅读区域、积木区域、益智区域、体能区域、美术区域等,有助于帮助幼儿积累丰富的生活经验,提高认知水平与身体素质。而且,幼儿也可以在不同区域获得不同能力的提高,有助于综合素质的提升。幼儿可以在阅读区域扩展眼界;在积木区域搭建房子;在益智区域锻炼脑力;在体能区域提高身体素质;在美术区域增强绘画能力等。在不同的游戏专区,幼儿的能力得到了全面提升,可以使幼儿的认知水平得到更好的增强。幼儿虽然年龄小,但是也具有一定的自主意识,教师在使用课程游戏化进行教学时,应当尊重幼儿的选择权利,对幼儿做出恰当指导,使幼儿能够按照自己的兴趣爱好自主选择区域游戏,有助于发展自身创造力,实现游戏化教学的价值。

对于幼儿来说,“兴趣”永远是第一教学力,倘若能够在教学中有效激发和培养幼儿的学习兴趣,可以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并帮助幼儿形成自主学习习惯与良好学习意识。因此,在幼儿园教学中“兴趣”教师需要攻克的重点,同时也是教学难点。尤其是对于课程游戏化这种自由化、丰富性较高的教学方法,“兴趣”是其核心的教学思想和教学理论。教师应为幼儿创建能够激发幼儿兴趣的游戏专区,将兴趣作为教学的必要手段。由于幼儿的年纪小,所以自控力不足,在课堂上经常会做出一些扰乱课堂秩序的举动,为此,幼儿教师可以让关幼儿学会在学中玩、玩中学,以兴趣驱动幼儿的学习意识和学习行为,使学习由被动变为主动如:教师可以为幼儿构建生活游戏专区,幼儿自制午餐,在制作过程认识水果、面食、肉类、蛋奶等食品,还能够让幼儿感受到父母在午餐时的不易。通过建立游戏化课程,不仅能够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还能丰富幼儿的认知,提高幼儿的生活经验。

(三)加强教师培训,做好角色扮演

教育学家乌申斯基曾经说过:“如果教育学期望从一切方面去教育幼儿,那么就务必从一切方面了解幼儿作为一名幼儿教师,要想想做好幼儿教育,不仅要具备先进的教育观念、多元的教学方法,还要拉近幼儿之间的距离,增加幼儿对你的信任,并让每名幼儿都能获得你的平等关注。因此,教师要学会躬下身来,主动走进幼儿们的内心,走进他们心灵的深处,用自身的光芒照亮幼儿的精神世界。为此,幼儿园在招聘教师时,应对其个人能力、教育程度、教学水平严格把关,对园内教师应该定期开展培训工作,加强幼儿教师各方面能力的提升。

在开展课程游戏化教学过程中,为了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需要教师做好相应的引导与设计工作。1999年6月我国正式提出“素质教育”概念,在其后的二十多年间我国的教育系统也在不断完善、丰富和优化素质教育的内容和形式。在2022年新课标中更是对素质教育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做出了进一步阐述和要求,课程游戏化作为一种新颖、有效的教学模式深受教师与学生喜爱,教师可以利用该模式对幼儿存在的课堂疑问进行及时解答,有助于提高教师与幼儿之间的探讨,从而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但是,课程游戏化教学模式的应用对于一些教师而言具有较大难度,幼儿教师需要通过不断接受培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为此应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首先教师应让充分意识到采用课程游戏化教学模式的重要性,在进行游戏设计时,一定要符合幼儿身心发展特点,符合幼儿的生活背景与基本常识,有助于吸引幼儿注意力。其次,要合理、正确地处理教学内容与游戏之间的关系。游戏并不是唯一的教学方式,它可以从某种程度上促进幼儿成长,是一种有效的教学途径。最后,教师应该明确自己在课程游戏化中的作用与价值,不仅是游戏引导者,也是游戏参与者,应该从幼儿角度出发,确保游戏符合教学内容,从而是游戏化课程符合幼儿健康成长。

结语

    综上所述,幼儿的年龄尚小,身心还处于成长发育阶段,在对幼儿进行教学期间,幼儿无法在课堂教学中长时间集中注意力,无法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为此,教师应不断优化教学理念,采取多样化教学手段,课程游戏化作为一种开放性教学模式,采用游戏方式进行教学工作,有助于增强幼儿课堂学习的参与度与积极性,可以让幼儿获得良好的体验感。而且,通过游戏方式能够增强幼儿的主观意识,使幼儿进行愉快地学习,有助于培养幼儿健康、阳光性格,促进其快乐成长。